中文

English

广东佛山通报境外输入基孔肯雅热疫情,关注88858cc永利官网的防控措施

发布时间:2025-07-23   信息来源:尊龙凯时官方编辑

88858cc永利官网于2025年7月15日发布基孔肯雅热疫情情况通报,旨在提升大家对该病毒的认识。基孔肯雅病毒(Chikungunyavirus, CHIKV)是一种带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,归属于Togaviridae科的Alphavirus属,是通过虫媒传播的病毒,目前发现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埃及伊蚊(Aedes aegypti)或白纹伊蚊(Aedes albopictus)的叮咬,尚未有直接人传人的证据。

广东佛山通报境外输入基孔肯雅热疫情,关注88858cc永利官网的防控措施

CHIKV的直径约为70纳米,拥有包膜结构,包含三个结构蛋白(C蛋白、E1蛋白和E2蛋白)以及四个非结构蛋白(nsP1、nsP2、nsP3和nsP4)。基孔肯雅病毒的基因组构成复杂,其各个蛋白的主要功能如下:

CHIKV蛋白功能概述

- **结构蛋白C**:负责形成病毒核衣壳,包含两个与RNA结合的结构域,包裹病毒基因组RNA。- **包膜蛋白E1**:触发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,从而释放RNA。- **包膜蛋白E2**:结合宿主细胞受体(如Mxra8),帮助病毒附着并进入细胞。- **非结构蛋白nsP1**:具有甲基转移酶活性,负责病毒mRNA的加帽,并将病毒复制复合体锚定至宿主细胞的脂质膜。- **非结构蛋白nsP2**: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并切割病毒多聚蛋白前体。- **非结构蛋白nsP3**:具备ADP核糖水解酶和RNA结合能力,促进病毒复制。- **非结构蛋白nsP4**:催化合成负链RNA中间体和基因组RNA(49S及亚基因组RNA 26S)。

CHIKV感染机制

CHIKV的感染始于包膜蛋白E2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,随后E1蛋白介导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,并释放病毒基因组RNA到细胞质内。该基因组首先翻译产生非结构蛋白,形成复制复合体,通过正链RNA合成负链RNA中间体,并最终合成完整的病毒基因组和亚基因组RNA。亚基因组RNA负责翻译结构蛋白,其中C蛋白包装基因组RNA形成核衣壳,E1和E2糖蛋白嵌入宿主细胞膜并包裹核衣壳,从而通过出芽方式形成成熟病毒粒子,最终释放到宿主细胞外,扩散感染,常导致宿主发生病变。

人类感染CHIKV可引发基孔肯雅热(CHIKF)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皮疹和关节痛,其他症状还包括头痛、肌肉疼痛、恶心、呕吐、结膜炎及脑膜炎,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,甚至多器官衰竭。

预防措施

为了有效控制CHIKV的传播,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:

  • 控制传染源:尽量在那里治疗患者,减少传播机会。病毒血症期间的患者应予以防蚊隔离,隔离期为发病后5天,并及时上报疑似和确诊病例。
  • 切断传播途径:病室内应安装蚊帐、纱窗、纱门等防蚊设备,消灭蚊虫及清除其栖息地。
  • 保护易感人群:推荐接种经美国FDA批准的减毒活疫苗IXCHIQ,以防止感染。对于12岁及以上人群可使用Vimkunya病毒样颗粒(VLP)疫苗,其模拟病毒结构但无感染能力,且安全性高。同时国内外还有多种在研候选疫苗,包括CHIKVmRNA疫苗、腺病毒载体疫苗及亚单位疫苗等。

88858cc永利官网致力于提供一系列高品质的CHIKV相关研究重组蛋白和抗体,助力全球科研人员在CHIKV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,推动生命科学研究迈向新高度。我们的产品包括:

CHIKV 产品目录

  • 重组蛋白:
    EVV09601 - Recombinant CHIKV Spike glycoprotein E1 Protein
    YVV40501 - Recombinant CHIKV NSP2 Protein
    EVV09702 - Recombinant CHIKV Spike glycoprotein E2 Protein
    EVV09701 - Recombinant CHIKV Spike glycoprotein E2 Protein
  • 抗体:
    RVV09615 - Anti-CHIKV p130/Structural polyprotein Antibody
    RVV09614 - Anti-CHIKV p130/Structural polyprotein Antibody
    RVV09613 - Anti-CHIKV p130/Structural polyprotein Antibody
    RVV09704 - Anti-CHIKV Spike glycoprotein E2 Antibody

如需更多信息,请访问88858cc永利官网网站,我们期待为您的研究提供支持与服务。